关闭

协会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湖南工美行业最新动态
  • 戴清升《石菊假山》
  • 釉下五彩瓷盘 邓文科《
  • 木板烙画 《天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美博萃 > 会员论文会员论文
雅洁赛玉的宝庆竹刻
作者: 王浩宇(宝庆竹刻艺人)

    一、源于邵阳的竹簧工艺
    邵阳系湘中丘陵地带,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气候温和湿润,为湘南四大林区之一,尤以竹林资源丰富,竹产品成为邵阳一大特种产业,是中国竹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邵阳竹文化源远流长,明《一统志》就有记载:“湖南宝庆府产毛竹、土人日楠竹,织器为用”,明代编修的《宝庆府志》载:“宝庆府竹类楠竹即大竹,工匠积器为用”。至明代中期,邵阳竹器走向艺术化,并形成独具一格的竹刻艺术,涌现了潘一龙、王尚贤等竹艺大师。
    竹簧工艺发源于邵阳,首创者是明末竹刻大师王尚贤的堂弟王尚智,相传王尚智学艺于王尚贤,每天劈竹制胎的他,某一天心血来潮在竹内壁的黄皮上刻画,发现竹簧可压平且不易破裂,更适用于雕刻,遂创造发明了竹簧刻艺。竹簧雕刻新技艺,为中国竹文化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据史料记载,自竹簧工艺在邵阳产生后,从清初开始,邵阳竹刻进入全盛时期。江浙一带的商人、学士来湖南经商、游玩,发现邵阳这种清雅、奇特的器物,便开始学做这项竹刻工艺,并融入当地的竹刻技法,形成了黄岩、嘉定竹簧,使翻黄工艺的声誉日渐提高。到清代中叶,竹簧工艺流传到四川江安、福建上杭一带,当地亦开始以竹簧工艺而著称了。乾隆十六年(1751年)南巡时,发现了竹簧器物,便对竹簧工艺品爱不释手,竹簧器也因乾隆皇帝的宠爱而名声大噪,文人雅士亦以收藏为时尚,竹簧工艺水平也因乾隆的爱好而迅速提高。自乾隆以后,竹簧器变成为地方呈进的贡品。北京故宫博物馆现在还藏有不少清代乾隆时期的翻簧制品。
    二、工艺奇特的竹簧雕刻
    竹簧,又称“文竹”“贴簧”、“竹簧”、“翻簧”,《辞海》概述:“竹簧工艺,亦称翻簧,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主要产地有湖南邵阳……”其工艺流程是:取大型楠竹为材料,去节、去青后,反留约1.5mm内壁竹簧,竹簧是指竹筒内壁一层薄如蝉翼的竹衣,其质光脆,将其经过煮、晒、压平后,再粘贴,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刻饰各种人物、山水、花鸟等纹样。
 

1.jpg

  翻簧竹刻工艺主要由器型和雕刻两部分组成。器型在整个竹簧成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器型制作工艺相当复杂,技术含量很高,一般的产品都要经过五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现介绍几道主要的工序。
    制簧:选用竹材必须为生长3年至5年的楠竹,太嫩的竹簧嫩弱、不易细雕,同时也不适宜打磨,很容易伤簧。太老的竹纹粗糙,易断易裂,取簧不易。然后将原竹去节、去青,留下约二毫米的竹簧,通过蒸煮、翻揉、绷平、晾干等工序,制成一片片的竹簧材料。
    压制:根据器型的需要,将竹簧压成板材。首先将竹簧背面创平,中间采用木材作芯板,一定要两面压竹簧,木胎两面均要贴黄,目的是使木胎两面“应力”均等,防止木胎日久变形起翘。压制分垫压和冷压两种。垫压技术性较强,主要是掌握时间、温度、压力,热压的竹簧板一定要定型才能保持竹簧板的平整,热压的优点是效率高,质量可靠。
    开角:俗称清“刮角”,是器型工艺中一道主要的工序,刮角的好坏直接决定器型的好坏,清得好的刮角成型后天衣无缝。角度一般四角、六角、八角型的较普遍。
配色:由于竹子生长的年代不同,造成竹簧本身存在一定的色差。所以在胶合之前一定要将颜色相同的配在一起,这样成型后看起来浑然天成,美观雅致。
  胶合:竹簧器的装饰技法关键在“贴”,我们常称“竹簧”为“贴簧”,因此,粘贴竹簧用的胶合物便显得犹为重要。在刮角面刷上胶,用绳子捆起来,然后晾干即可。胶合材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动物蛋白胶,如牛胶、猪胶、鱼膘胶等,是采用多种天然物质按一定配比经高温加热熬成的;另一种是高分子合成胶,如树脂胶等。这种胶不但粘合力强,而且材料粘合后,极难脱胶霉变。
    打磨:将成型后的竹簧产品通过打磨,将竹簧表面不平的胶磨平。打磨分粗磨和细磨两种,粗磨一般采用80目至120目的水砂布,细磨一般采用600目以上的砂布。打磨时力度要把握得当,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将竹簧磨伤。
    竹簧器型中的异型器型则工艺更复杂,如曲线型、圆型等,要借助多套模具才能完成。模具的制作,清刮角,胶合的工序要求更高。做出来的器型才美观。
    如果器物较大,一般均需十几块簧片拼合而成,大型复杂的则需要几十块。拼好后,结合处要求细密整齐,天衣无缝。在制作立屏、挂屏等平面器物时,木胎要用平整干燥的板材,然后锯成细木条拼结组合而成。竹簧产品完成后,器物表面还要刷漆打腊,以防止竹簧器虫蛀发霉开裂,因此对漆面也有很高的要求,传统漆料是用桐油及天然生漆加工而成的,材料配比及加工技巧必须要有经验的大师傅亲自动手不可,这种漆料不但能有效的保护竹簧面,而且能更好地体现竹簧“雅洁赛玉”的效果。

2.jpg
 

    竹簧制品外表呈黄橙色,晶莹润滑,如象牙般光洁,被誉为“竹象牙”。造型可方可圆,规格可大可小,破了竹材为圆筒形的限制,大大丰富了竹制品的造型样式。清代文人纪晓岚赞曰:“瘦骨碧檀奕,颇识此君面。谁信空洞中,自藏心一片。凭君熨帖平,展出分明看。”由于竹簧属两度加工的艺术,包括取材定型与雕刻两个阶段,因此,从这一点讲,竹簧器的制作比其它竹刻难度更大,现传世的竹簧器非常稀少,艺术价值很高。
    竹簧工艺不同于其他竹雕,如竹刻的圆雕、高浮雕、透雕、陷地深刻等技法,竹簧的技法主要表现在阳文线刻、浅浮雕法等。阳文线刻是在不到2mm薄的竹簧上进行线刻,要求精美细雅,在细微处,刀锋细如游丝,毛发清晰可辨;而浮雕技法难度更高,进刀太深,会穿透竹簧,过轻效果又不明显。这就要求艺人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技艺功底。
    三、宝庆竹簧竹刻的艺术风格及成就
    邵阳竹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自成一派。它集观赏、实用于一体,造型优美,色泽淡雅,题材丰富,手法别致,讲究刀法,技巧、意境、情趣完美结合。从乾隆年间开始,邵阳城内就形成了从事竹刻制作和出售的一条街,至清代末年,邵阳专门从事竹刻的门店作坊有20多家,著名的竹艺作坊有王树筏开设的“爱此君斋”,其它还有林筠室、君子邻、管弦室等等,它们成为邵阳当时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独特行业。鸦片战争时期,黄遵宪先后出使英、美各国,他多次将邵阳竹簧艺术品作为礼品进行赠送。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将邵阳竹翻黄竹扇进贡给光绪帝,慈禧太后生日,张之洞曾请邵阳艺人李胜麟兄弟定制了翻簧烟盒、竹扇等献寿。至民国初年,邵阳竹刻产品多达30多种,艺人200多名,出现了张梅孚、汤惠卿、王民生等竹艺大师,产品开始向海外销售。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邵阳竹刻艺人朱莲舫运用高浮雕和透雕手法精心制作的一对雕有“龙腾云戏珠图”的笔海,获得了金奖。从此,“辟前人未辟之境,古人未有之物”的邵阳翻簧竹刻誉满全球,产品远销世界各地。1925年,邵阳兄弟左季敏、左季迪制作的“荷叶花瓶”再一次参加“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获得了银奖。至此,邵阳翻簧竹刻获奖不断。1932年,左氏兄弟制作的“六方大花瓶”参加“西湖博览会”获得了一等奖。
    建国后,邵阳竹簧在工艺制作上开发出了异形造型、高温压制等新技术,引进了喷漆工艺,克服了竹簧易脏的缺点,利用药物处理以增强产品防虫防霉的性能;在技法表现上:创造了镂雕、浮雕、皮雕、拼嵌、烙画、着色、压烫、腐蚀、电绘等方法;在艺术处理上:邵阳竹簧讲究画面章法,刀法多变,融绘画、书法、金石、版画、雕刻等为一体,博众取长。竹艺大师王民生开创性的把国画和金石雕刻移植于竹刻艺术,艺术价值极高;竹艺大师曾剑潭首创竹簧腹空图形镂雕技术,创作了我国竹簧雕刻史上首件腹空雕精品。邵阳竹簧成了我国民间工艺的一朵奇葩。王民生的《梅雀屏》获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1963年,曾剑潭、黄国俊等艺人应邀为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承制了八幅长2米、宽0.6米以“潇湘八景”为题材的竹簧作品,还为人民大会堂的贵宾厅制作了两幅长均为3.6米、宽2米,题为《南岳独秀》、《洞庭揽胜》的巨幅竹簧挂屏。
    四、竹簧艺人简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刻项目传承人曾剑潭
    曾剑潭12岁拜师竹刻大家王民生,尽得“白云山樵”王民生祖传竹刻技艺的精髓。得艺名“小白云山樵”。曾剑潭擅长阴刻,精通浮雕、透雕。以刀代笔,雕工老到,技艺非凡,故又得名“铁笔曾”。刀法上用刀拙重园浑,运刀流利放纵,刀简意骇,一气哈成。构图上严谨慎密,注重虚实层次,巧运光线的明暗,构思奇巧,下刀有神,雕功娴熟,具有“笔所莫能而刀能所至,运意高深”的艺术境界。
    五、竹簧宫灯简介
3.jpg
 
    此件作品其器型的难度代表着“宝庆翻簧竹刻”的最高水平。在宝庆竹刻最辉煌的时期,曾有类似的一件宫灯,是集中了当时制坯和雕刻最强力量的集体创作。由于“宝庆竹刻”的后继乏人,当年参与制作的老艺人们都相继去世,竹簧宫灯制作技艺一度失传。王浩宇通过不断研究、摸索,历时多年终于把失传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竹簧宫廷灯笼”得以恢复。它由竹簧和红木组合制作而成,分为里外4层、上下9部分,中间为丝绢,可以通透灯光,是宫廷灯笼的主要特征。竹簧部分采用了浮雕、透雕、线刻相结合的处理手法,与四角的凤形红檀木雕相得益彰,即传承了古老传统风格的脉络,又在技术上加以了改革和创新。
 
 
来源:湖南省工艺美术协会  时间:2010-08-19 21: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