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于邵阳的竹簧工艺
邵阳系湘中丘陵地带,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气候温和湿润,为湘南四大林区之一,尤以竹林资源丰富,竹产品成为邵阳一大特种产业,是中国竹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邵阳竹文化源远流长,明《一统志》就有记载:“湖南宝庆府产毛竹、土人日楠竹,织器为用”,明代编修的《宝庆府志》载:“宝庆府竹类楠竹即大竹,工匠积器为用”。至明代中期,邵阳竹器走向艺术化,并形成独具一格的竹刻艺术,涌现了潘一龙、王尚贤等竹艺大师。
竹簧工艺发源于邵阳,首创者是明末竹刻大师王尚贤的堂弟王尚智,相传王尚智学艺于王尚贤,每天劈竹制胎的他,某一天心血来潮在竹内壁的黄皮上刻画,发现竹簧可压平且不易破裂,更适用于雕刻,遂创造发明了竹簧刻艺。竹簧雕刻新技艺,为中国竹文化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据史料记载,自竹簧工艺在邵阳产生后,从清初开始,邵阳竹刻进入全盛时期。江浙一带的商人、学士来湖南经商、游玩,发现邵阳这种清雅、奇特的器物,便开始学做这项竹刻工艺,并融入当地的竹刻技法,形成了黄岩、嘉定竹簧,使翻黄工艺的声誉日渐提高。到清代中叶,竹簧工艺流传到四川江安、福建上杭一带,当地亦开始以竹簧工艺而著称了。乾隆十六年(1751年)南巡时,发现了竹簧器物,便对竹簧工艺品爱不释手,竹簧器也因乾隆皇帝的宠爱而名声大噪,文人雅士亦以收藏为时尚,竹簧工艺水平也因乾隆的爱好而迅速提高。自乾隆以后,竹簧器变成为地方呈进的贡品。北京故宫博物馆现在还藏有不少清代乾隆时期的翻簧制品。
二、工艺奇特的竹簧雕刻
竹簧,又称“文竹”“贴簧”、“竹簧”、“翻簧”,《辞海》概述:“竹簧工艺,亦称翻簧,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主要产地有湖南邵阳……”其工艺流程是:取大型楠竹为材料,去节、去青后,反留约1.5mm内壁竹簧,竹簧是指竹筒内壁一层薄如蝉翼的竹衣,其质光脆,将其经过煮、晒、压平后,再粘贴,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刻饰各种人物、山水、花鸟等纹样。
翻簧竹刻工艺主要由器型和雕刻两部分组成。器型在整个竹簧成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器型制作工艺相当复杂,技术含量很高,一般的产品都要经过五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现介绍几道主要的工序。
制簧:选用竹材必须为生长3年至5年的楠竹,太嫩的竹簧嫩弱、不易细雕,同时也不适宜打磨,很容易伤簧。太老的竹纹粗糙,易断易裂,取簧不易。然后将原竹去节、去青,留下约二毫米的竹簧,通过蒸煮、翻揉、绷平、晾干等工序,制成一片片的竹簧材料。
压制:根据器型的需要,将竹簧压成板材。首先将竹簧背面创平,中间采用木材作芯板,一定要两面压竹簧,木胎两面均要贴黄,目的是使木胎两面“应力”均等,防止木胎日久变形起翘。压制分垫压和冷压两种。垫压技术性较强,主要是掌握时间、温度、压力,热压的竹簧板一定要定型才能保持竹簧板的平整,热压的优点是效率高,质量可靠。
开角:俗称清“刮角”,是器型工艺中一道主要的工序,刮角的好坏直接决定器型的好坏,清得好的刮角成型后天衣无缝。角度一般四角、六角、八角型的较普遍。
配色:由于竹子生长的年代不同,造成竹簧本身存在一定的色差。所以在胶合之前一定要将颜色相同的配在一起,这样成型后看起来浑然天成,美观雅致。
胶合:竹簧器的装饰技法关键在“贴”,我们常称“竹簧”为“贴簧”,因此,粘贴竹簧用的胶合物便显得犹为重要。在刮角面刷上胶,用绳子捆起来,然后晾干即可。胶合材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动物蛋白胶,如牛胶、猪胶、鱼膘胶等,是采用多种天然物质按一定配比经高温加热熬成的;另一种是高分子合成胶,如树脂胶等。这种胶不但粘合力强,而且材料粘合后,极难脱胶霉变。
打磨:将成型后的竹簧产品通过打磨,将竹簧表面不平的胶磨平。打磨分粗磨和细磨两种,粗磨一般采用80目至120目的水砂布,细磨一般采用600目以上的砂布。打磨时力度要把握得当,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将竹簧磨伤。
竹簧器型中的异型器型则工艺更复杂,如曲线型、圆型等,要借助多套模具才能完成。模具的制作,清刮角,胶合的工序要求更高。做出来的器型才美观。
如果器物较大,一般均需十几块簧片拼合而成,大型复杂的则需要几十块。拼好后,结合处要求细密整齐,天衣无缝。在制作立屏、挂屏等平面器物时,木胎要用平整干燥的板材,然后锯成细木条拼结组合而成。竹簧产品完成后,器物表面还要刷漆打腊,以防止竹簧器虫蛀发霉开裂,因此对漆面也有很高的要求,传统漆料是用桐油及天然生漆加工而成的,材料配比及加工技巧必须要有经验的大师傅亲自动手不可,这种漆料不但能有效的保护竹簧面,而且能更好地体现竹簧“雅洁赛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