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现代设计意识融入传统刺绣
江 再 红
刺绣是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讲,她也是农耕文明的一部分。在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中,传统刺绣要保持它特有的艺术魅力,不致在这种转型中消失泯灭,一个重要的方面,取决于能否将明确的现代设计意识融入其中,从而使她焕发出崭新光采,契合现代人不断变化的审美意识,与时俱进。近年来,我在把明确的现代设计意识引入传统刺绣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引入设计理念,在传统中创新
传统刺绣的魅力显而易见,千多年以来,它就以这种独特魅力美名远扬,如湘绣传统名牌狮虎和双面全异绣,它们把湘绣的技艺推进到了一个高精尖的极致境界,技艺上的发展空间可以说已十分狭小。然而,它在设计上的空间却没有被充分挖掘。所以,近年来,完全以传统国画为载体的设计一直主宰了这两个领域,致使作品有陈陈相因之感。如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就会使昔日在人们视觉感受里已显陈旧和过时的刺绣具有新的生命和新的活力,我们也就能在这一片小小天地里做出大文章。
狮啸雄风开新面。鬅毛针狮虎是湘绣独有的传统名牌产品,其逼真酷似的针法,变幻无穷的色彩,质感强烈的表现,具有震慑人心的艺术魅力,数十年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异国他乡的无数观众常为之倾倒。
然而,即便是传统名牌,也有一个如何创新,尤其是如何引进现代设计概念,变革图存,重新唤起观众感官震撼的问题。
我在2003年创作的《狮啸雄风》,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先例,首次将人物肖像画的方式引入传统走兽刺绣,也首次让传统湘绣狮虎刺绣走出了以国画为绣稿的一统天下的局面。精心地选取并创作了一批巨幅“王者头部肖像”系列的当代画家孟祥顺的作品入绣,绣稿以人物肖像形式,融合光感和摄影之长的超写实手法,集中刻画了百兽之王雄狮的面部表情,突破了传统走兽画的局限,从而融入和引发了观者更多的人文联想。作品里,正侧面的狮头,占据了全部画面,就像长焦距摄影,镜头拉得无限近,以至狮子面部的茸毛,根根可辨。在这种高强度聚焦中,狮子微皱的额头,深沉而又深遂的眼神,宽阔的鼻梁,大张的唇口,卷曲的鬓毛,一切都这样穷神极态。尤其左右两边在光感下虚化的鬓毛,似乎飘飞起来,更有舞动如风的动感。面对这人物肖像般的画面,我们仿佛可以触摸到狮子内心世界里跃跃跳动的欲望和蓄势待发的冲动……我认为这是人文内涵的蕴藉,也是传统刺绣的现代魅力。把鬅毛针刺绣的狮虎推进到了一个新境界。在这种刻画中,我们会联想到,这只睁开惺松睡眼的醒狮,其一跃而起的能量一定具有无限爆发力。作品没有刻画狮子面部以外任何东西,但面对这样的产品,我们分明由这尊动物肖像,想到“势奔雷霆”的雄狮整体风采,并从整体感受到湘绣诗人李云青的这样一首赞美狮子气魄精魂的诗:
西池借得麻姑爪,三丝五色夺天巧。
停针罢绣看雄威,神采奕奕何壮俊。
铜头铁额眼悬星,玉爪金毛睡已醒。
一声怒吼响春霆,群丑慑伏露真形。
容光焕发到绣屏,传观遐尔仰仪型。
这显然是那种缺少明确的设计意识的旧绣稿所不能达到的。
双面全异出异彩。在20世纪下半叶,双面全异绣是湘绣中的“绝活”,在被称为“超级绣品”的双面全异绣中,也可以看出设计的重要。它的工艺特点是极其复杂的。它要求在一块透明刺绣底料的正反两面上,绣出形象、色彩、构图、针法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象,形成完全不同的两个画面,产生感觉各异的两种意境。
双面全异绣是特殊的绣稿设计。全异绣在透明的薄绡上施绣,因而要求外轮廓完全吻合,在相同的整体外形下,设计不同的画面内容。这就要利用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所提供各种造型变化的可能性,又要适应针法、绣法的可行性,技术途径狭小,难度大。而全异绣技艺上极具难度的藏针隐线技巧,更使得不少全异绣作品只着眼去展示其隐线技术,而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强拉硬扯在一起,完全忽视了设计的存在。
双面全异绣《和谐》,则在这方面作了一点突破。作品一面是一只安祥地望着远方的白头鹰,立于绝壁苍岩上,另一面却如电影中的特写近景,变成了该白头鹰的弯嘴头形,两面的鹰头与鹰颈丝丝相合,妙不可言。这样,同一物象的全景及特写,就集于一幅绣品之中了。可以说,单纯的技艺展示,已不属于全异绣范畴,这表明了双面全异绣的成熟。正面的安祥地望着远方的白头鹰转到后面变成了该白头鹰的特写近景,这恰如中国古典对联,两联之间既求互相对仗,又要相辅相成,在对立统一中表现矛盾与波折,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但它并不只是去追求单纯的画面变异,以显示其技艺,而是追求变化的艺术的统一,并力图构建同一主题“和谐”,既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也表达了人类对“天人合一”这一意境的追求。主题的设立和表现,双面情节的设计和呼应,都是明确设计意识的表现。
二、强化设计理念,契合现代审美
要革新传统刺绣,契合现代审美观念,强化设计理念,把以往以设计服务于技艺,变成以技艺服务于设计,也是一个重要方面。2001年制作的《城运之星》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有意识地将设计因素引入传统刺绣,画面设计元素分别为悉尼奥运会获得金牌的五位湘籍运动员形象,他们在体育馆上空横空而出,以冲刺的形象奔向华表、长城、北京
天安门。创世纪之手中的“手印”、“手掌”为湖南地形图,象征三湘四水;“五个手指”代表第五届城市运动会;“五指”的五环色则表达奥运精神,象征着团结、友谊、公平、竞争和和谐进取的盛会。城运会会徽图形均衡,左右对称,色彩和谐,通过对比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心系2008,期盼奥运的喜悦感和运动感。
针法上,作品用“引针”、“竖针”、“斜针”互相穿插,艺术地把人和长城隐合为一,人和建筑物这样融洽、和谐,湘绣上还是首次。天安门城楼则使用了“斜交叉针”、“顺交叉针”、“串针”、“直针”、“掺针”、“滚边针”、“平针”、“齐针”、“毛针”、“虚针”等多种针法,将它绣制得栩栩如生。作品在保存了传统刺绣的针法上,创造性的使用了很多新针法,达到了刺绣再创作。传统的形神意蕴追求与现代新绣料材质美及刺绣针法工艺美的完美结合,使刺绣透出浓浓的民族气息和现代神韵。
三、融合中西文化,走出传统天地
要让传统刺绣面对现代生活,面对新的时代,融合中西文化,从而走出国门,面对西方观念,更是体现设计意识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创作于2004年,现陈列于法国里昂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阴功轴》,可以说是成功的例子。
该作品创意独特,意境新颖,表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结合。画面以抽象的形式,表现了人体骨骼等抽象物,组成疏密有致,运动不息的宇宙意态,以象征万物的重新组合和和谐趋势。阴功为中国古代特有概念,指人世间所做而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唐朝吴筠诗说,“岂非阴功著,乃至白日升”,正说明了人们对美好和和谐的向往。此作的现实意义在于向恐怖分子挑战,讽刺了恐怖分子将像垃圾一样最后要被吸入容器,也象征着人民渴望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反对邪恶势力的恐怖和侵略。作品的抽象艺术表现语言为传统的刺绣表现注入了明确的现代因素。
作品因国产面料——丝绸没有如此宽的门幅,因而面料是从法国空运过来的。此作是刺绣史上最大的作品,而且还是巨型双面绣,传统手工艺的灵秀和现代艺术的张扬,成就了作品的独特魅力。在法国、美国、英国等多国产生了轰动效应,现代设计与传统湘绣的结合让世人对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有了重新认识,从而赞叹中国姑娘魔幻般的创造,影响力极大。
融入现代设计,传统刺绣就能大放光彩,这是一个摆在从事刺绣事业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讨研究。
来源:湖南省工艺美术协会 时间:2009-06-19 22: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