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石刍议
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佘军
菊花石,是天地自然造化赐予人类的遗物。据相关地质学家考证,它形成于二叠纪栖霞组灰岩中的海相碳酸盐地层中,距今约三亿年。当地壳运动变异时,方解石与天青石在自然力的挤压下岩质由散而聚,愈往中心愈紧密,四周迸流四射,即聚即凝。从而,在黑色的天青石中,呈现出方解石玉洁冰莹,酷似菊花的形体。它不仅婀娜多姿,奇趣无比,而且这种石材还含有大量罕见的古生物化石和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Fe、Zn、Ca、Se等。菊花石整体造型千姿百态绝不可能再生,是集考古、科研、观赏为一体的天然雅石,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我国菊花石雕,自问世以来,有近300年的历史。据《故宫博物院院刊》记载:“清代内府中已藏有菊花石砚多方,其大者近尺半,小者约七八寸不等”。可见从清乾隆年间起,菊花石雕均为当地官府的贡品。一时,上至皇宫,下至文人学士,高贾巨富都视为稀世珍宝而广为收藏。如历史名人谭嗣同、梁启超等都曾收藏了大量的菊花石砚精品,并亲笔题写了众多砚铭。以赞美菊花石的天然率真和如获至宝、兴奋喜悦的心情。特别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清升创作的菊花石雕作品《梅菊瓶》和《梅兰菊屏》于1915年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且一举成名,夺得金奖。为我国菊花石雕艺术赢得了荣誉,并获得了“全球一”之美称,对推动菊花石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制作者:佘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省菊花石雕艺术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工艺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发展。国家领袖毛主席、刘少奇等一代伟人,都曾使用过菊花石砚。至今毛主席用过的一方菊花石砚,珍藏在毛主席故居韶山滴水洞办公桌上,供游人观赏。经过精雕细镂的菊花石雕作品《菊花假山》、《争艳》先后陈列于人民大会堂。1999年菊花石雕作品《龙球》作为国礼馈赠给澳门政府。2010年由湘西泸溪县开采的巨型菊花石,经省研究所加工成石雕作品《桃花源里》,作为馆标矗立在上海世博会“湖南馆”大门前,向世人一展湖南菊花石之神韵风采。
湘西泸溪县菊花石,是继浏阳菊花石发掘开采后,又一石材资源蕴藏机极为丰厚的地域。主要分布于白沙镇和浦市镇。自1972年被村民发现开采以后,引起了省内外石雕艺术界的高度关注。当时,正至浏阳菊花石雕工艺资源紧缺,而泸溪菊花石的出世,无疑对我省菊花石雕工艺界是一天大喜讯。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率先委派省工艺美术大师、著名石雕艺术节袁耀初、李渝光等人,先后多次亲临该县菊花石产区,进行实地考察。一致认为泸溪菊花石质地坚硬细腻、花型完美、花色洁白晶莹、花瓣豪放、瓣距清晰、纹理疏密有致、石肤滋润、艺趣天然。是奇石和石雕的珍贵材料。并多次从泸溪浦市镇高山坪村,灰桐坳村,白沙镇岩头河村的农民家中,挑选收购了几百吨菊花石。此后,该研究所所用泸溪菊花石雕琢的精品,大多被省委、省政府作为湖南最具特色、最为珍贵的礼品馈赠给来湘考察、访问的国内外政要及友人。自然,该种产于该县的珍稀石材,同样也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与此同时也促进了泸溪一大批从业人员的信心,使菊花石雕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提升。在近40余年的艰辛创业探索中,泸溪菊花石雕无论是创作理念,设计意识,组合方式及雕刻技艺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菊花石雕是“天人合一”,与天共创的高雅造型艺术。主要利用菊花石的天然神态来表现其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和变化。菊花石是经过几亿年的寒暑变化、风雨侵蚀,难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必须在尊重自然美的前提下,去强化菊花石天赋神韵,才得到艺术的升华。追求的艺术效果是“求神似不求形似”,同中国传统绘画一样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讲究神韵通灵的自然境界。如菊花奇石《神犬恋情》、《辛妇盼夫》、《恐龙喷菊》等作品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源于老庄传统美学的“象罔”观念。从古到今,崇石拜石以求心物交融都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美的崇尚及追求的一种心理和文化心态。从这些菊花奇石中,仿佛看到了天地之初,万物变化的本体和生命。晶体花瓣上那斑斑驳驳历经日月沧桑的残痕,石体上那断断续续挣扎生存的残线,岩层中那全息律动栩栩如生的古生物化石,这一切都完好无损的保留在菊花奇石中。使人在这“无尽遐思”的意境里,感悟到菊花石的通灵和性情。从而在“明窗良几前,一柱熏香,万虑消沉”。以求达到养心、养目怡神的“静斋”境界。菊花石不但具有自然美,还有原始纯朴的色彩美。它那花白如玉,体黑似漆的对比色调,在各类奇石中,是得天独厚,别具一格,最富有自然生命色彩。中国传统的美学观认为“天谓之玄”(黑色),所以“玄”是朴素本体色彩。《易经》也有“天玄地黄”之说,它蕴含了自然界的五彩,也就产生了自然界的五色,是故有“墨分五彩”之说。所以黑是最自然的本色,“白”即“无”,“无”即“虚”,“虚”是“气”的反映。是故中国画有“以白计墨”之论。菊花石二美共兼的品性能给人以高雅、典贵的艺术享受,所以多为文化素质较高,艺术修养较深的人士所钟爱和收藏。
随石赋形,因材施艺是菊花石雕组合造型的核心。在奇特的菊花石雕上进行艺术形象的塑造,它不仅受到石料大小、形状的局限,而且还受到石料上菊花多少及花纹的限制,这就要求菊花石雕艺人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一石在手,反复揣摩、选材《相石》构思,石料千形万状,能让人浮想联翩,应随石赋形,规整石料省委杂乱现象,保留特征,突出主体。在形态各异的石料上,因材施艺,大胆运用浮雕、圆雕、镂空雕和线刻技法,进行雕刻创作。如菊花石雕作品《古瓶菊韵》,原料为一块圆柱状的石料,左边有一朵大大的菊花。按传统的花鸟构图,余料太多,主体不明。作者根据石料的形状及菊花的大小,位置在石料右边精周一仿古花瓶,并配以精工细琢的圆形木座。使作品整体平稳,层次清楚,虚中有实,粗中有细、古朴、典雅。
制作者:佘军
精雕细琢,寓意深远。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是不琢不成才”。也正如中南大学教授聂茂所言“再美的菊要人赏,再美的石要人雕,菊花之所以有魂,皆人之魂灵也”。如省工艺美术大师袁耀初等创作的菊花石雕《龙球》艺术品,整件作品生动流畅轮廓分明,整体感强。远观形体优美,气势非凡,近看主题突出,精致细腻,可谓精雕细琢之典范。作品还丰富和发展了菊花石雕技艺手段,突破了传统菊花石雕作品只能一面或双面欣赏的局限,使人在某一固定位置就可观全貌。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及民间习俗中的数字游戏。将内球、外球和座架三部分巧妙组合,主体“龙球”雕琢成“二龙戏菊”、“五龙捧寿”及座架饰“双龙抱球”图案。巧妙地组合成“九龙合一”的深刻含义,寓意中华民族大团圆,福寿延绵。
定题选材,构图新颖,突出主题。菊花石雕高度艺术形象表现在一块不同形状的石料上,突出以菊花为本源的雕琢,表现艺术形象的典型化创作,它虽然不能按图索骥,但对作品总体构思及艺术方向和精神必须定位。根据主题相石选材。如菊花石雕艺术品《小背篓》,作者根据湘西“小背篓”的传说,“小背篓”的实用性及歌曲《小背篓》优美、动人旋律激起了创作热情。曾多次深入采石场,终于找到一块等了两亿多年,适合雕《小背篓》的菊花石材。然后根据石料形状及花纹位置,将菊花与“小背篓”巧妙结合,使作品形神兼并,主题突出,构思新颖,布局合理。菊花与小鸟搭配适当,菊花枝干穿插错落,恰到好处。是一件定题材的经典之作。
制作者:佘军
以小见大,情景交融。菊花石上的雕琢是围绕石上菊花结合大自然景物进行构思的,从表现行云山川及民俗民情题材的菊花石雕作品,就可以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博大气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如菊花石雕作品《秋水人家》以湘西的山川,吊脚楼为背景进行雕塑。作品中间一朵来自山野的菊花灿然怒放,右边绿树成荫,左边小桥流水,颇有孟浩然笔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般的清幽宁静之境。同时体现作品情趣深远,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融景于情。如菊花石雕作品《旧林》,借用《楚辞·渔夫》的典故,采用圆雕、镂空雕、深浮雕及线刻的技法,来表现两位垂钓老者悠然神态。其中一位手握钓竿,抿嘴而笑,另一位神态自如,情景生动,展现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形象画面。
来源: 时间:2013-09-27 11: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