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鬅毛针”是湘绣众多优秀针法之一,更是湘绣特有的参色主要针法之一。它是一种参差不齐,高度灵活变化的针法。主要用于表现猛兽虎、狮的毛质感。为湘绣老艺人余振辉所创。“鬅毛针”的技巧在于,使针成放射状撑开,撑开的一头用线较粗、较疏;另一头较密,并把线藏起。这样使人感到这种线就像真毛一样,一头长进肉里,一头却鬅起来。绣成后,具有生动的质感。这种针法能将色彩明暗在毫无规律的情况下,调和得十分绚烂、自然、美丽,所表达的色彩艺术效果,并能充分显示刺绣针法的特色,而在某些方面是绘画色彩所无法表达的。刺绣狮虎时,“鬅毛针”针向无一定准则,不长不短,错综而有条理,运用浓淡粗细各色丝线层层施绣,在毛的粗细疏密布局上,有表里、层次、聚散、深浅,使绣出的狮虎毛刚劲竖立,力贯毫端,色彩斑斓,光泽柔软。余振辉老人通过使用“鬅毛针”刺绣的虎头真切地再现了狮虎筋毛蓬松、刚劲,虎视眈眈的真实质感和神韵,使人更强烈的感受到那种“一声啸震千山外,凛凛余威百兽惊”的神威气势。
湘绣鬅毛针《虎头》局部 设计:刘雅 刺绣:柳建新
“鬅毛针”的技法虽然也为其他绣种的艺人所了解,同样面临毛色的处理问题,苏绣作品中就鲜有“鬅毛针”法的运用。这皆源于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苏州文化是吴文化,吴侬软语,细糯柔和。苏州评弹、小桥流水、园林盆景,共同特征是精细微小,在“小”字上做文章。楚文化雄奇大气,所以多出大政治家大军事家,而江浙一带多出幕僚、作家、文人。苏绣艺人接受不了鬅毛针的粗犷与色彩浓烈,所以,同是猫科动物,苏绣绣猫,温婉可人,湘绣绣虎,浓烈雄壮。所以业内也有说法“苏猫湘虎”。
苏绣《小猫》 作者:任嘒闲
经历湘绣几代刺绣艺人的不懈努力“鬅毛针”法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和完善,现代“鬅毛针”的发展和运用上,它已不再是传统狭义上仅使用于刺绣狮虎的独有针法。应该说,这是“鬅毛针”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创新和突破。
我第一次将“鬅毛针”法创新尝试,是1987年,我在湘绣研究所绣制的《英国王妃戴安娜》肖像时,为了更好的表现出表现王妃的金棕色的卷曲秀发的轻柔蓬松,色泽亮丽,我大胆的使用平时只能使用在狮虎等猛兽毛发上的“鬅毛针”技巧来层层施色,以往“鬅毛针”以粗犷表现猛兽毛皮,但用同样的技巧刺绣时,我使用的丝线却是平时刺绣狮虎粗毛的二十分之一细,疏密交织的针法,并与“交叉针”和“牵游针”等针法的结合,让我深刻体会到,刺绣出来的秀发色泽更加丰富更具层次,发质更显立体而蓬松,改变了传统刺绣人物头发时仅使用的“散套针”“掺针”等针法的制作工艺。
湘绣人物肖像绣《英王妃戴安娜》 作者:柳建新
苏绣擅用虚实乱针,刺绣出的小猫小狗,用色淡雅清新,针法细腻轻盈。然而,十多年来经过与很多湘绣刺绣技师的共同探讨和研究发现,其实绣猫绣狗不一定就是苏绣的特色和专利,将湘绣“鬅毛针”法创新使用在刺绣猫狗翎毛等毛发动物上,绣出的猫狗别有湘绣艺术的风味,由于“鬅毛针”具有更好多层套色的针路特点,使作品更具质感,层次色彩也更丰富,就比如,在1999年,我将“鬅毛针”法首次运用在双面绣《金丝猫》的刺绣中,使用了上百色阶的细腻丝线,很生动地表现了小猫蓬松光泽的绒毛和活泼顽皮的神态。第二年我又创作了另一幅鬅毛针双面绣作品《京巴狗》,以特殊施针方法入绣的鬅毛针, 使绣线就像真毛, 既松软柔和又舒卷自如,里层的粗行毛发与覆盖其上的绒毛,既有条理又稍稍自然凌乱,根根清晰可辨。逼真传神地刻画了世界名犬京巴狗懒慵无奈的神态和鬃毛蓬松的绒毛质感。《沙皮》是我近年来创作的一幅湘绣鬅毛针作品,该作品取材于摄影画稿,由女儿刘雅设计绘稿,绣制的时候,在粗犷的麻布上,我以鬅毛针为主,结合齐毛针、丝毛针、游针、混针、交叉针等数十种针法表现沙皮粗硬的被毛,层层施色,将沙皮犬皱皱层叠的毛皮,聪明独立、威严自信的贵族气质以及愁眉不展、慵懒可人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画面生动而立体。
鬅毛针双面湘绣《金丝猫》作者:柳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