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协会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湖南工美行业最新动态
  • 戴清升《石菊假山》
  • 釉下五彩瓷盘 邓文科《
  • 木板烙画 《天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美博萃 > 会员论文会员论文
釉下彩花鸟画之感悟
肖跃青

内容提要:花鸟画是大众喜爱的陶瓷装饰手法之一,它给人以美的享受,起着心神怡悦,振奋精神的作用,醴陵釉下彩花鸟作品更是我国陶瓷业界中的一枝奇葩。本文主要介绍作者在釉下彩花鸟画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花鸟画、元素内涵、国画技艺借鉴、醴陵
 
 
一、写生对于花鸟画的意义
在日常创作中,无论工笔、写意或兼工带写的花鸟画首先要求的都是对于花鸟这一创作元素本身的理解。如何把花鸟画更好的融入到陶瓷艺术创作中来是大部分陶瓷工作者的毕生追求。笔者通过多年的花鸟绘画创作,切身感受到写生在创作当中的必要性。艺术来源于生活,绘画艺术的创作首先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认识。然后再通过主观的概括,提炼,加工变化,加之适合于表现内容的形式及陶瓷技法,才能完成一件好的作品。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发现美是创造美丽的前提。世间一切最美的形式必然蕴藏于自然的生活当中,只有懂得生活中的艺术,才能把生活变成艺术。我们应当加强自身对于生活本身的理解,只有充分体验生活,而后才能将寻常的现象转换成艺术审美形象。
然而,体验生活并非一定要在创作时才体验,而应当是时时刻刻带着敏锐的目光以及丰富的感情来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积累生活素材。要善于捕捉、摄取、发掘别人没有关注过或者关注不够的东西,去描绘别人没有表现过的情景,并且在观察、感受的同时可以做一些必要的记录。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老先生极爱牡丹,曾说:“牡丹是最有情的花,一花一瓣,片片都着情。”因为醴陵没有牡丹,而为了画好牡丹的情,陈老先生经常在四五月间跑到山东荷泽画牡丹。荷泽的牡丹谢了,他又从荷泽追到北京继续画。每次追踪着牡丹的花期,一画就是一整月。那段时间,陈老先生每天都会在早上六点多钟带着画具跑到公园,饿了就拿几片饼干充饥,直到华灯初上看不清景物了,他才会依依不舍地离开公园。晚上回到旅店,他又继续在白天的画作上润色。他站着画,跪着画,从不同角度画尽了牡丹的千姿百态。他眼中看到的牡丹所独有的情,在陈老先生细致的笔下优雅地舒展开来,他的作品也因此鲜活动人。这些瓷坛前辈的勤奋,是值得我们敬仰并学习的。
二、花鸟元素的创作内涵
在陶瓷花鸟绘画艺术中,艺术家以颜料在坯体上所形成的“料分五色”来体现花鸟灵动之韵。这就要求艺术家在描绘物象时,在笔墨上下工夫,既要准确表现物象,又要不僵硬死板,讲究形象生动,否则就成了没有气韵的死框框。对此,我们首先要了解的,就是陶瓷绘画装饰中“花”与“鸟”这两种创作元素的内涵:
陶瓷装饰虽然只是一种外表形式,但这种做法却呈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因此,它应当具备美的内涵。花卉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之一,它作为一种装饰形态,其装饰美可以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花卉图形不是自然形态的再现,而是将自然形态概括提高,简练夸张,使其具有典型的,高度集中的美感特色。
2、 花卉图形的装饰思考不仅显示外观美,更是集中体现其精神内涵,这种感觉是通过思维后的理解产生的,从中寄托着人们的情感理想和愿望,它不仅限于表面的艳丽,还被寄托着深层的情愫。
3、 花卉图形都注重细节的描写,如花蕾等花卉中最精致的部分是作者最能发挥创造力的地方,也是表现美的关键之点。对此类细节的强化,可以使作品整体产生疏密、聚散、松紧等不同的变化,形成栩栩如生,富有个性美的装饰特点。因此这一点非但要在创作思考中体现出来,更是所有体现美的花卉图形所反映的一大特色。
 
4、 单一花卉图形作为装饰的应用元素在美的表达上要有整体思考。一个适合整体要求的元素应用,随着整体布局的完成,它不仅可以引导视觉自然流动和延伸,而且能展露出吸引视觉的整体美感效果。
花卉图形的形态含义除了显现形式美之外,还寄托了人们的思想感情,这也是花卉图形具有装饰价值的实际内涵之一。当然,自然界中的花卉并不懂得什么是情韵,它们的形态、色泽和秉性只是自然界植物生长规律之本能的体现,只是古代的人们在生活中根据不同的感受而移情于花卉身上,从而使花卉也具有了抽象的代表精神方面的内涵。例如:百合的纯洁,牡丹的富贵,桃花的温柔,兰花的清幽,玫瑰的娇美。通过诸如此类富有神韵,气质,情趣之类的比喻,花卉也就被人们赋予了无穷无尽的联想。
我国人民自古就爱鸟,并有赏鸟、养鸟的习惯。鸟与花不同之处在于鸟更加灵动,人们可以对鸟的动作或者神情加以修饰,借此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关鸟的诗句是不胜枚举的,依照作者的情绪所表达的意境有所不同:如柳叶金丝莺语早,千里莺啼绿映红,两个黄鹂鸣翠柳等等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而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又有“水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等等,则用对鸟的比喻或描写来体现出人们内心世界的悲苦。通过对这些千古传唱的佳作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鸟”这一创作元素的深刻内涵。
那么作为一个陶瓷美术设计人员,如何用花鸟素材来装饰陶瓷,如何能更好地达到画面隽美、秀丽、明快等形式美的要求,创作出更好、更新的作品?我认为艺术家要使物象生动、有生命力,除了继承传统和向前辈学习以外,还必须要求自己在运笔中渗透深刻的思想感情。将“花”与“鸟”这两种从古至今流传下无数佳话的传统元素与陶瓷这一特殊材质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全情投入到创作当中,作品的内涵才能得以丰满。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令观者产生共鸣,在感动作者自身之余感动他人。
 
三、陶瓷艺术对于国画技艺的借鉴
陶瓷艺术,其形式主流是国画风格,无论从形式、内涵上都是国画风格在陶瓷材质上的再现。是以陶瓷材质为载体,以陶瓷的釉、颜料等表现手段,以国画的技法来表现一种“回归自然”的神韵。醴陵瓷坛上有诸多大师充分考虑釉下彩花鸟画装饰的特点,利用花鸟素材与国画技艺结合,创作出许多的优秀作品:如邓文科老师的白梅红雀将军瓶,作品下实上虚,下密上疏,梅的枝杆给人一种向上无限延伸的感觉,让观者体会到一种不畏严寒,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境界。而熊声贵老师的作品水仙瓶,也是上实下虚,上密下疏:厚实茂密的水仙,风华正茂,竞相生长,给人一种坚忍不拔,顽强进取之感。作品直接师法自然,概括简练,笔意融融。均是国画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绘画理论实践的杰作。
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对中国画的绘画艺术曾有过这样的理解:  “静中有动,动而益静,静之,深之,远之,  思接旷古而入于恒久,其为至美。因此陶瓷装饰艺术的创作与审美,也应当讲究动静关系。
传统中国画成功与否,往往以是否能将鉴赏者带进静虚境界为标准的。因为静虚境界造就了一个浩瀚空旷的审美空间,能让观者感受到一个充满想象的审美氛围,因此更容易让人在观画过程中体会到深层次的美感。当然,这里所说的静,是相对动而言的,它不是绝对的死寂,而是一种意境、情趣、与精神升华的境界,是作者抒情述志的寄托,又是怡情养性的精神慰藉和引人入胜的心灵呼唤。要达到这种效果,需要有灵动的思维和动感的艺术语言进行表达。 因此,在陶瓷绘画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动静关系的处理,进行构图与创作,以加强作品的意境表现,如:姹紫妈红的花丛中几只彩蝶,几羽黄雀,一阵轻风:浅笑短叹中几张红叶,一缕清香,几声虫鸣等等。也可以利用线条、色彩和构图的变化,做好动静文章,以调动形式的趣味,增加审美情趣。如画花鸟藤枝时,在一阵滞重的笔线以后来一些灵动轻盈的笔线,力量外露泼辣的笔线后衬之以力量内蕴的平和笔线。画山石或树叶时,在干实的色块后加几个跳动的点或几道疏朗的线等等。借用这些动感素材的加入,能使作品增添许多生机活力,气息情趣。另外,在构图中,正与斜,方与圆,直与曲也是一种动静关系,也可以利用这种对比关系进行构图,  以营造视觉上整体的动感效应。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这一诗句,就是对绘画艺术创作中动静关系的最好诠释。它说明,动和静是相辅相成的,动可以赋予静的生命力,静更烘托出动的感染力。巧妙运用动、静关系进行艺术构思和创作,能令作品的主题更突出,意境更深远,情趣更浓郁,以此来指导陶瓷艺术创作,可以受益匪浅。
 
四、醴陵釉下彩花鸟的独特魅力
陶瓷绘画中有“远看颜色近看花”之说,可见色彩对于作品十分重要。作品的线条勾勒渲染完成后,对画面必须有完整的色彩构图。在这方面,醴陵釉下五彩瓷是有其得天独厚优势的。盖因醴陵釉下五彩瓷釉彩别具一格。它不仅突破了釉下青花和釉里红等单色釉下彩绘技法在色彩使用上的局限,并由釉下五彩发展到釉下多彩,色彩选择自由而丰富,有红、蓝、绿、黑、紫、黄等色,每一种釉彩又分数种色泽,如红色系列包括玛瑙红、桃红、芙蓉红、锰红;黄色系列包括钛黄、橘黄、柠檬黄、镨黄、钒锆黄;绿色系列包括草绿、浅绿、水绿、青松绿、苔绿;蓝色系列包括海碧、海蓝、钒锆蓝等,连黑色也有艳黑和鲜黑之分。数十种釉彩色泽都艳而不俗、淡而有神,可根据不同题材选择使用,这就为艺术创作的充分展示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再借鉴醴陵瓷坛前辈独创的“薄施淡染、分层加色”的画法,即先在颜料中加大水的比例,使颜色随着水分渗透进瓷胎。此时由于水分较多,颜色很淡,就需要再次加色。加色时采取分层淡染的方法,该浓之处多加几层,该淡之处少着几层,这样画出来的瓷胎,颜色层次鲜明,着色淡雅而又显得厚重、鲜活。而且瓷胎在烧制过程中,不会出现流色的现象,烧出来的瓷器色彩十分鲜亮且富有立体感。配以隽美的花鸟画面,可以带给人宁静、平和的心灵感受,让人在欣赏和品味的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充分展现醴陵釉下彩花鸟的独特魅力。
 
 
结束语: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也逐渐变化,我们应加强自身对于生活的理解,提高自身对于艺术的品位,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底蕴及内涵。同时广泛地吸取和借鉴古今中外的有益经验和营养,不断地进行陶瓷艺术实践,发展区域优秀传统,创作出题材新、意境新、技法和形式皆新的作品,使醴陵釉下彩瓷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1、回顾 著,《花卉变化》 辽宁美术出版社,1993
2、姜今,姜慧慧 著 《设计艺术》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3、李建毛等 著 《醴陵釉下彩瓷》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2
4、李砚祖 著 《工艺美术概论》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来源:湖南省工艺美术协会  时间:2007-08-19 22:48:41